回转窑设备筒体的跨度、支承档的位置在回转窑设计时是重要的内容之一,假设窑尾端距 支承点的位置为lh,窑头端距第二支承点的位置为ll,中间的跨度lm。随着制造、安装技术的进步发展,窑的跨度也在逐惭增大。支承点的配置:
一般来说,为了减小中间跨度的挠度和应力,希望将进料端和出料端的悬伸段长取得长些,即lh和ll取得大些。但是这样会使两端的挠度值变大,会带来窑端密封偏摆值增大,对密封工作很不利。为了使第二档支承避开烧成带而位于冷却带下,出料端的悬臂长ll不宜过长,而且过长等于缩短了回转窑的有效长度。根据回转窑密封允许偏摆值以及对现有窑的统计和分析,在此取两端悬臂长都不宜大于3.3D。可取lh为2D~3.3D,ll取小于3D。
在最初设计小直径回转窑时,由于筒体直径较小,其抗弯断面系数较小,故中间跨度的弯曲应力比较大,故筒体的裂纹多发生在跨中间。因此在设计时尽可能的将跨度取的很小,在很长一段时间所限定跨度不超过20m,甚至更小,根据这种思想所设计的回转窑的支承点很多。支承点过多,不但使回转窑的安装、调整、使用带来许多麻烦。由于支承点过多,支承装置就多,这样造价就高。且在回转窑生产运转一段时间后,基础下沉不均等很多不利因素。
通过对回转窑筒体产生裂纹的原因的分析,发现窑筒体裂纹与窑筒体本身弯曲变形、安装误差、托轮错误调整等,特别与窑基础下沉不均匀等产生附加应力有很大关系。